找到相关内容1904篇,用时7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足石刻最新研究成果引起中外学者关注

    学者,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。关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最新研究成果,引起中外专家的广泛关注。 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马世长先生作了《大足北山176与177窟—— 一个独物题材的案例》的报告,指出北山176号龛弥勒下生经变相和177号龛泗洲大圣并列题材的,与伪经《僧伽欲入涅槃说六渡经》十分吻合,从而证明,神僧崇拜和伪经的出现和流传,是中国佛教本土化的具体表现。   ...

    佚名

    |大足|石窟|文物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5/08/094839842.html
  • 石雕造像和造像碑

    瞩目。这批造像按像铭纪年和造型、风格的不同,可大致分为北魏晚期、东魏早期、东魏晚期和北齐几个阶段。其中北魏晚期和东魏早期都是以大型舟样背屏为依托,雕一佛二菩萨三尊像,服饰为中原士大夫传统的褒衣博带装...历代纪年作品,是南方地区出土石造像最多的一批,为研究中国南方四川地区早期佛教艺术提供了极好的标本。万佛寺梁代造像复杂,一铺像中除本尊、胁侍外,往往还有众多的天王、弟子,甚至下设6至8人的乐伎,反映出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造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8/08234713634.html
  • 白玛多吉答:能通俗的解释一下五蕴吗?

    玫瑰花,鼻子闻到了玫瑰花的香味,手拿着花的感触以及以往在文学、影视中看到过的浪漫场景、求爱场景等等一系列的“识”的,最后产生了“浪漫”、&ldquo...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声识、意识),这一系列的在一起就是识蕴的作用,这个过程看似简单,实际是很复杂的。 我想,即使我尽量的简述,但是看上去还是很杂乱,我在简单归纳一下这个看似简单的却又复杂的...

    白玛多吉

    五蕴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9/10182814168.html
  • 皈依僧

    迦叶和优婆梨与大众共住,甚至规定每人都要参加每半月一次的僧伽集会。僧伽是互相策励,互助互勉,有师友道谊的,有共同理想的和平团体。修行人──有志于提升自己的智慧和人格的人,应该积极参与或修行集团。  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一个出家人,而是以某一个出家人作为皈依僧伽乃至皈依三宝的见证人。理想的僧伽是一群修行有成就的人所的团体,而现实的僧伽成员则是浅深不一。僧伽的最终目的,就是要使佛法──情智和谐的...

    释显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3452817.html
  • 石雕造像和造像碑

    北齐几个阶段。其中北魏晚期和东魏早期都是以大型舟样背屏为依托,雕一佛二菩萨三尊像,服饰为中原士大夫传统的褒衣博带装。自东魏晚期到北齐造像,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,突出表现在单体造像激增。尤其北齐造像,...的标本。万佛寺梁代造像复杂,一铺像中除本尊、胁侍外,往往还有众多的天王、弟子,甚至下设6至8人的乐伎,反映出独特的地方特色。如一件公元547年造像,主像观世音菩萨戴花蔓冠,天衣轻薄贴体,居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4857080.html
  • 台湾佛寺的屋顶

    狮潭乡的弘法禅院,其地藏殿五层,最高一层为六角攒尖顶,雄伟壮观。   录顶式结构。这种结构四边有檐,顶部做成平顶的一种屋顶形式。最有代表性的如南投县名间乡的白毫禅寺。  型结构。即将不同类型的结构进行,如苗栗县通霄镇的庆云寺,由左右两个攒尖顶式,加当中一个硬山式组成屋顶。苗栗县头屋乡的慈愿寺,屋顶前沿为二龙相视,正中为硬山式,两边为攒尖式。 ...

    何绵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0462881.html
  • 视觉认知系统与正念、正知

    分析、、添加成个人的内心世界。佛教心理学则分析一般人的认识过程,有如下五个普遍性心理作用(五遍行):1. 触(根、尘、识和合生,感官、外境、心识条件相合)→ 2. 作意(引心趣境,选择性注意)→ 3.受(领纳,感受)→ 4. 想(取相,想像,意像的)→ 5. 思(造作,思虑而决断)。依此分析“根律仪”之“不取色相,不取随形好”(属于第四步骤“想”)的修行下手处,应该应养成即时观照前三过程-触...

    释惠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52863033.html
  • 《发智论》简介

    为一,名“纳息”,就是品。每一纳息的内容、性质不一,所以每一纳息的名称,多半以第一章名为名,如“世第一法纳息”等。这与《论语》的篇名〈学而〉、〈先进〉等一样。(4)多少纳息为“蕴”──犍度。每蕴的...。这样,“智”,“识”,“二心不(能同时)俱”起,那如何会有“忆念”?忆念祖宗的“祭祀”,是否有用?这样的联想下去,毫无次第前后的为“杂蕴”。然其他的七蕴,尤其是“结蕴”,列章与分门解说,可说极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2668100.html
  • 《盛世和光——敦煌壁画艺术》系列之二

    形成强烈张力,充分展现了西域风格飞天的特征。而上部飞天则穿着宽大长袍,身体清瘦,飘带刻画细腻,充分体现出中原风格飞天“秀骨清像”的特征。这截然不同的两种飞天,一强一弱,粗犷与纤细和谐在一起,给人以...飞天在窟顶藻井图案中进行描绘,人需要仰目而视,更突出飞天的动感和神秘感。受中原绘画技法影响,飞天多以群体形式出现,一般在洞窟画一道装饰带,一身接着一身向中央佛的方向飞行。这些飞天小巧玲珑,灵活多姿,...

    刘向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670536.html
  • 禅者的对话——记净慧法师访耕云先生

    一切法缘起性空。能够实证缘起性空的道理,明心见性就有希望了。  一说到空,教外人士总有些误解,以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了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。空是指一切事物都是条件的,众因缘生法,没有固定不变的实性。每一件事物都是诸多条件的,同时也能成为其他事物的条件。如果一切事物都有其固定不变的实性,那么每一个事物必然都是孤立的、僵化不变的,其实,在现象界这样的事物是不存在的。因此,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,...

    何明乾整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3673452.html